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传奇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就当前游戏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发表了尖锐看法。他认为,如今真正推动游戏形式进化的,不再是那些坐拥巨大预算、团队庞大的3A制作公司,而是那些资源有限却勇于尝试的独立游戏开发者。
刚刚凭借《死亡搁浅2》再次赢得高度评价的小岛秀夫直言,当前的大型商业游戏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保守求稳”的问题。他指出,许多3A工作室为了追求销售保障与投资回报,将大量资源集中在画面表现与引擎技术上,导致在玩法与结构创新方面缺乏动力。
“几乎所有3A游戏看上去都差不多,不管换了多少套皮,其实玩法套路都在复制粘贴。玩家也不是傻子,时间一长自然会感到厌倦。”小岛坦言,虽然3A作品常常拥有顶尖技术、炫目特效,但真正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内容,却越来越少见。
相较之下,小岛认为那些来自全球各地的独立游戏开发者,反而在持续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你可以看到许多最有趣、最不可预测的想法,往往并非出自那些财力雄厚的大厂,而是一些由少数人组成的小团队甚至个人工作室。”他表示,正是这种不被商业模式绑架的开发环境,让独立游戏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去冒险、去试错、去打破陈规。
小岛进一步指出,游戏行业若想保持活力,就必须不断吸纳和释放新的创意。“不是每款游戏都需要讨好所有人。我们应该鼓励多样化,哪怕它显得古怪、离经叛道。”他说,《死亡搁浅2》的创作过程中,团队也始终坚持“不刻意取悦市场”的原则,只专注于做出与众不同、富有个人特色的内容。
他强调,游戏最根本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可以结合互动性与表达力的媒介,而不是单靠画面就能打动人心。“我们不该满足于打造一部华丽的‘视觉电影’,而应思考如何利用互动机制讲故事、传达情绪。”
这一观点,在当前业界引发不少共鸣。事实上,近几年如《黑帝斯》《空洞骑士》《死亡细胞》《蔚蓝》《独行侠》等一批独立游戏佳作,已用销量与口碑证明,创意与制作规模无关。反观不少3A大作,尽管投入巨大,但千篇一律的玩法、重复的叙事框架,反而令玩家失去了新鲜感。
小岛秀夫的发言可谓一针见血。他以实际作品践行理念,《死亡搁浅》系列虽然极具争议,却以其非典型设计与叙事手法,获得了不少核心玩家的推崇。在他看来,创作应服务于表达而非盈利最大化,游戏行业唯有持续给予“不同声音”更多空间,才有可能摆脱当前的创新瓶颈。
在这个越来越注重流水线与数据驱动的大环境中,小岛的这番话不啻于一次“逆行宣言”。也正是这些敢于逆流而上的开发者,才可能为这个逐渐固化的行业重新打开一扇窗。对于那些期盼游戏再次“令人惊喜”的玩家来说,他们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听到这样的声音。
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